在教学经过中,我们常常会面对各种挑战,尤其是在讲述经典课文时,怎样保持新意和吸引学生的兴趣是一大难题。刚刚结束的《藤野先生》的教学让我有了一些反思,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三课时的教学中所获得的经验与收获。
第一课时:引导学生领会鲁迅的成长
在第一课时,我选择了通过已经进修过的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引导学生进入《藤野先生》的进修。在此经过中,提到鲁迅影响他的三位老师中,藤野先生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。学生们熟悉课文后,我认为补充写作背景特别重要,这样有助于他们领会鲁迅的想法变化。然而在这一环节中,我发现许多同学对课文的领会仍有困难,尤其是与鲁迅的时代背景相比,距离感很大。此时,我不禁想,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鲁迅的思索呢?
第二课时:尝试创新教学方式
为使课堂更生动,我决定采用新闻采访的方式进行课文进修。这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实际的采访场景中,不仅了解了《藤野先生》的内容,也掌握了人物的特点。大家的积极性之高,出乎我的意料:他们提出的难题让我倍感惊喜。这让我思索,平时的教学中,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给学生自主提问的机会,像一次师生间的圆桌会议?当然,在这个经过中也有一些小瑕疵,个别难题仍需我进行引导和修正,但整体气氛特别融洽。
第三课时:深化对人物形象的领会
第三课时,我从全文中的典型事例出发,引导学生拓展资料藤野先生的人物特征和鲁迅的想法变化。通过对四个关键事件的分析,学生们已经明确了鲁迅弃医从文的缘故,并能更深入地领会藤野先生的形象。这样的导入让课堂不仅仅停留在表面,学生们能感受到鲁迅作品的深度和人文关怀。反思过后,我觉悟到,通过细节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鲁迅笔下的丰富情感,这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的地方。
划重点:反思与展望未来
经过这几课时的教学,我感受到《藤野先生》不仅是一篇散文,更是了解鲁迅想法变化的重要窗口。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,比如课时的安排和个别同学的参与度,但这些都是我在教学经过中逐步改进的路线。最终,我还给同学们推荐了去读《呐喊》的自序,希望能帮助他们更深入领会鲁迅的想法。经过反思,我更加明确了在今后的教学中,怎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,让经典作品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有时候,教学就一个不断尝试和反思的经过,而《藤野先生》的教学经历让我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。在未来的课堂中,我会继续探索更多能激发学生思索和参与的方式,让他们在鲁迅的文字中找到共鸣。